3月28日,协会参与承办的以“数字化背景下工程咨询行业发展趋势和对策”为主题的科学咖啡馆活动,在杭州市西湖区体育馆(人工智能杭创营10楼)举办,吸引产学研各界代表与协会多家会员企业员工近百人参加。本次活动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,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,潮新闻提供媒体支持。活动精彩纷呈,全程图片直播,浏览超1.3万人次,潮新闻专题报道全网传播量1.5万。
该次活动特别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宗亮及相关领域的专家,共同探索分享数字时代下,工程咨询行业的融合创新路径。西湖区委副书记、社会工作部部长、政法委书记陆志敏到场致辞。
现场,张宗亮院士以“水利水电工程数智设计技术创新与发展”为题作主旨报告,围绕数智水电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进行分享。他系统阐述了HydroBIM技术体系在水利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成果与应用推广;分享了数智设计的创新与实践,内容涵盖当前工程设计痛点、数智化设计内涵与演进历程以及大坝、电站等工程数智设计,体现了水电行业在数字化、智能化新征程上的创新活力与广阔前景。展望未来,他认为构建行业大模型是系统工程,行业大模型的建设需聚焦于水利水电行业数智设计、智能建设、智慧运维三大核心环节;还需着重关注大坝生成式设计、BIM 集成平台以及数值计算模拟平台等方面,以有效提升设计速度与方案智能优化能力,提高高坝数智化设计水平,实现水电工程设计跨专业协同,以及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畅通,为水利水电工程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。当展示抽蓄项目设计的案例视频时,场下响起密集的快门声,来宾直言:案例太震撼了,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有了全新的思考。
本次活动还邀请了多位重量级专家,包括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钱池进、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交通研究院副院长杨凯、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蔡亮,与张宗亮院士围绕“工程咨询行业数字化转型路径”主题展开圆桌对话,就工程咨询行业未来发展、数字化管理系统构建以及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。
钱池进:数字化能够助力工程项目提升质量、减少设计变更,缩短项目周期。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经验驱动的模式,进而革新了从业人员的管理模式,推动业务模式创新。但目前,咨询工程行业融合问题较为突出,设计、施工、监理等单位的数字化需求存在差异,在数字化过程中,数据隐私问题也不容忽视。
张宗亮:应实现管理数字化、工程数字化。面向设计、建造、运维全生命周期进行统筹考虑,结合数字化、智能化发展趋势,利用当前技术解决工程全生命期中的基础性、关键性问题,打造行业发展新范式。
蔡亮:在过去十多年间,行业已积累海量数据。下一步的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释放已采集整理好的数据要素价值,将数据资源化,并使其流转,最终实现数据资产化。同时他提醒,发展过程中,还需重视数据标识手段的构建及数据安全。
张林:数字平台只是工具。当前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解决规划基础问题,深层次问题的解决能力还有待提高,这也提醒行业,未来需注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。
活动现场,杭创(人工智能)营还发布了“数智工程领域入营招募令”,希望借此为科技创新搭建优质平台,培育并汇聚各类创新人才。张宗亮院士与江南管理(院士工作站)签订项目合作协议;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与杭州永荣实业(专家工作站)进行校企共建数字化设计与检测技术实训基地签约,产学研合作也取得实质性进展。
科学咖啡馆活动,作为浙江省科协推出的科学传播模式,以前沿、开放、协同的交流理念为特色,每期邀请科学家、创投家、企业家跨界对话;是以“科技”为主题的线上线下结合的专业化、社交型平台,探讨前沿科技与创新,碰撞思想火花,促进社会各界的交流,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。